本篇文章3191字,读完约8分钟
大同街位置图。亚伦制图
点击铜街拐角处的路标。张驰
玩铜街的现状。亚伦照片
旧名“良顺兴”至今仍经营五金产品。亚伦照片
在童杰街许李晟大厦的上一层可以看到写着“许胜利”的字样。亚伦照片
满是五金产品的商店。张驰
一个城市总是有一些街道来帮助人们回忆过去。
从路丁光禄祠堂门口往南走。走过丁原路后,你会来到大同街。
揭阳荣成大同街作为一条以特产命名的特色街道,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已失去往日的繁华,但悠久的商业历史和不可替代的文化印记,使这条古老的商业街成为荣成人难忘的集体记忆。
2020年夏天,为了寻找历史,我们走进了大同街。
著名的“铜街”[br/]
荣成,古称御蛟村,南北河流环绕,水系发达。集市和商店都位于水边,水路通畅,交通便利。
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荣成县政府建立后,人口增加,市场经济更加活跃。其中,位于蛟河南北两岸的石楠(今石楠巷)和北市(今石狮桥至北市小学),是当时最早、最繁荣的市场。乾隆年间,铜匠三三两两来到北郊河西岸,在河中设点,经营打铜生意。后来,随着铜匠作坊的增加,生意越做越大,一条生产铜器的专业街在这里逐渐形成,大同街也因此而闻名。
明清以后,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的许多主要街道逐渐成为粮食、竹器和家具的集散地,北街的青铜器也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在以船和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在大同街生产的精美铜壶、脸盆,甚至铜镜、水烟、钥匙等铜制品也通过鱼礁溪流入粤东城乡的千家万户,在潮汕享有盛誉。在最辉煌的时期,街道两旁至少有100家铜店,日夜都能听到敲铜的声音。
“事实上,在古代,每个郡最热闹的地方不是市场就是日用品作坊。铁器、铜器、银器的生产,从工具到生活用品再到装饰品和五金制品的生产,应该是封建时代手工业生产的主要内容。可以说,它是为全县人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研究当地历史和文化的《揭阳日报》总编辑蔡一龙说。
他认为,附近便利的交通环境是塔通街成为繁华商业街的客观条件。“当铜家靠近水乡时,铜匠在烧铜水、浇注模具、成型、修整、冷却等过程中都需要水。这条小溪无疑是建立这种作坊的理想场所。此外,鱼礁溪直接通往南河、北河及全县水路,小货船可直接到达南郊,甚至可到达正果池、陈厝池和秋厝池。西至县城外的渔桥,东至县城及附近,突出了该区域的区位优势。”
繁华热闹的“五金街”
大同街位于北郊河西岸,北郊路(今丁原路)在北面,胶莱路(今绍兴路)在南面。它是《青干陇揭阳县志》中的12条街巷之一。
民国时期的铜街仍然是一个热闹的地方。后来,银制品加入了青铜作坊的行列。后来,作为一股新生力量,铁厂在街上扎营,印染、装裱、雕刻等行业相继进入,不断丰富了铜街的经营类别。此时,除了著名的铜器之外,熔铜、打铁等五金产品的加工和销售规模相当大,各种企业纷纷崛起,铸就了铜市的辉煌。
根据《荣成镇志》中荣成37-38年(1948-1949年)主要商号汇总表,出售香烛用品的“徐胜利”、“梁顺兴”、“梁顺兴”、“荣和”均在名单之列。当时,“良顺兴”每天都挤满了人,车间里生产的船钉、铁锹、钳子、刀子、镰刀和锄头都是“硬货”,卖得很好。徐胜利洗染店的豪华拱廊在当时也是街上独一无二的建筑,路人每次经过都情不自禁地看着它。
由于商业和贸易的活跃,只有3米宽的大同街非常拥挤。因此,1931年,揭阳县政府将石砖路的路面扩大到6米。1958年,鉴于大同街石砖段路面严重损坏,临西木屋店业主对河水的污染,县人民政府拆除了所有木屋,将路面扩大为12米宽的沥青路面。
在此期间,市场的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五金产品,除了玩铜街,附近的北市和新街地区也开了一些商店和作坊。每天,铜街都是车水马龙,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五金街”。这时,大同街的名字被大声地叫了起来,也就是说,当铁热的时候,铸铁的叮当声又响了起来,其他种类的商号又变得突出起来,没有人想到要改大同街的名字。
衰落的“品牌街”
新世纪已经到来,改革开放的春风给五金行业带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巨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了多样化的需求。此时的铜钱街,虽然很难听到铜钱的叮当声。然而,塔通街作为城市五金产品销售的发源地,仍然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直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塔通街仍有50多家五金店,相关店铺一直延续到泗县路。
“因为它是著名的青铜五金集散地,也是老城区的标志性建筑,当时这里的五金生意还很好,一些工具和自行车配件卖得很好。许多农民也会来到大厂街购买家具和农具,如锄头和铲子。铜街也有一些稀有的五金制品。”黄继红在20世纪90年代在大同街9号开了一家店。然而,活泼的外表终究掩盖不了衰落的行业。当时,更多新的更轻的产品,如铝和不锈钢,进入了金属市场,一些老式产品、老式商店和商业理念的消失逐渐成为一种必然。
21世纪,随着机械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传统产业受到冲击。这条老街正失去往日的兴奋,许多企业难以为继,老街逐渐陷入“尴尬”境地。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重心的转移和新商业区的形成,这条只有92米长、12米宽的老街在快速发展中显得狭窄而陈旧。即使地图是在揭阳编制的,大同街的名字也因为太短而有一段时间没有出现在城市地图上。一些大型商店已经搬到空较大的花荣大道或玛雅路等地。当年,传统的五金加工业逐渐发展成为工厂,生产场地也从大同街撤出,更多的店铺无奈关门,只留下几个老字号,大同街越来越萧条。
2007年,荣成区政府在建设特色商业街的行动中,考虑到历史文化和商业文化的传承以及商业贸易的合理定位,尝试将塔通街建设成为“五金街”,并在塔通街北入口和泗县路交叉口(与中山路交叉口)设置了醒目的街道标识,同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为五金塔通街创造了良好的商业环境。然而,当时塔通街有自己的名字,传统的五金产品在社会的进步中不断被淘汰,这真是“大势已去”。为了生存,沿街的商店改变了职业,开设了服装店、杂货店、副食店、茶叶店、土特产店等。当时最有特色的街道是五金店和童装街,也有一些乐器店和杂货店,中间几乎没有晨星。经历了现代演变的旧商业街仍然挤满了人,但这是另一个景象。
记忆悠长的“文化街”
历史街区是城市的记忆,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文脉和功能的双重含义。今天的大同街已经改变了它的身份,不再领先。然而,在许多揭阳人眼里,它仍然是揭阳重要的商业和文化招牌。
“虽然都是以特产命名,但渑湖大铁街和荣成大东街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玩铜更带有城市化的痕迹,因为明清时期铜和锡制品更多的是生活必需品,甚至是富裕家庭的装饰品。因此,只有在城镇里才能有铜街。虽然打铁,但它更多的是一种生产手段,是农业文化的象征,主要服务于农村。因此,玩铜街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是禹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见证,对我们研究揭阳的发展历程具有很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揭阳著名学者、地方历史文化专家彭总结了扮演铜街的重要角色。
许多土生土长的荣成人也对扮演童杰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大同街长大的黄继红认为,没有老路的城市没有温度。他坚信,大同街不可能随意改建和拆除,作为一条承载了数百年古城兴衰的老街,它不会轻易消亡。毕竟,沿着街区有各种各样的古城遗址,如石狮桥、黄厝门等,它们都是城市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采访中,许多市民还说,一个古老的历史街区,总的来说,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时代从成熟走向衰落。在社会变革的每一个重要关头,如何及时抢救,保留过去时代城市的一点点碎片,留下一些空历史故事和事件的实物证据,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底蕴,都值得全社会深入思考。人们希望有关方面能够从保护文化资源的高度,采取长远的战略眼光和统筹规划,注重保护特色商业街区,保留其历史印记,并期待通过新媒体等多种手段,给老路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保存、保护和发扬地方特色企业的无形资产,重塑城市独特的商业文化。
来源:揭阳新闻
标题:"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之二十一:打铜街
地址:http://www.jydingliang.cn/jyxw/15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