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27字,读完约7分钟

西门龙舟码头位置图。亚伦制图

夕阳下的西门龙舟码头。亚伦照片

群众在龙舟码头观看了龙舟民间活动仪式。程国涛

西门龙舟运动员在龙舟上举行了纸祭仪式。程国涛

临江南路绿色走廊走下西门龙舟码头阶梯上的告示。亚伦照片

青干陇揭阳县地图上三官塘的位置。亚伦截图

彭(左)和陈创群(中)向记者介绍了三官塘遗址。张驰照片


从吊坳桥头向东,沿临江南绿色走廊走430米,然后下西凤桥南引桥。从桥下的绿色走廊护栏路堤向东,东西两侧相距80米,有一个钢结构人行梯,可以越过护栏,走下路堤。河堤下的河岸是一小块用贝壳灰铺成的羊城。这是一个简单的小码头,码头旁边停靠着一艘带平顶铝篷的小型水泥船。东阶梯东侧是三官堂旧址。


三个官方大厅过去的事件


三官堂建于明末,是道教的宗教场所,最初位于西门镇北墙脚下。它的建造与明代揭阳的一位才女黄月蓉有关,黄月蓉是扬州的一位才女,帮助丈夫解决了许多案件。


根据已故揭阳文史学者林道冲的《岳容别寺——三官堂》一文记载,慈溪人冯于1626年来到揭阳当县令,其妾黄跃荣于1629年去世。冯县令非常爱黄跃荣,就把她葬在黄岐山,并建了一对云安祭。


后来,冯县长错过了岳荣,但他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然后,他在西门县建了一个三馆,在那里他崇拜道教的天、地、水之神,并坐在月亮旁边来容纳上帝的主。他还亲自题写了“清宁洞玉”四字匾,挂在宫廷里,并在20岁时进贡。


据记载,三官堂建在西城根,城墙在左边,北江在右边,与电兴街的龙舌和龙尾相对。皇宫前后有两个大厅,前大厅的右边是月亮神殿。后殿有三尊木刻雕像,分别是天、地、水的神。据记载,龙舌尾位于原靛蓝路口东侧,是一片半岛状的土地,舌头从岸边延伸到小溪,而西护城河注入龙舌尾东岸的北江,离护城河东岸不远,即三官塘的位置。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七:西门龙舟码头


青干龙出版的《揭阳县地图》中,城西护城河与北江交汇处东岸的图标是三官殿,图标面朝东,坐在西。


三公信仰是道教神仙之一,在中国流传已久。据我市著名学者、地方历史文化专家彭介绍,这三位官员的神实际上是道教的神,即上元天官、中元官和下元官。因此,广府等地修建的三官庙也称为三元宫。根据传说,这三个官员的神奇力量是掌管世界上的善与恶,天上的上帝保佑人民,地方官员宽恕罪恶,水官员解决厄。


在揭阳,人们早就信仰三大官方神,但没有寺庙。明代冯·建了一座寺庙,供群众根据自己的信仰举行祈祷活动。顺便说一句,他为他的妾安排了一个神位,这样当他有空的时候,他就可以来献祭,而不是花一天的时间去爬山和访问黄绮珊来纪念月亮。


繁荣和废除生存成为一句民间谚语


根据林道冲的文章,三官堂建成后,每隔二天、十六天、三天、六天和九天,妇女们往往会诚心拜神和烧钱。传说你有诚信,把寺庙的财产捐给了三官堂,你在地里租了200块石头,用来支付每年农历10月15日祭神和拜月的费用。


由此可见,在三官堂的鼎盛时期,这里有专门管理财产的人:收租、举行祭祀仪式等。


然而,就像河水涨潮和退潮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人员发生了变化,寺庙逐渐被遗弃。荣成民间有句话:“拆三公殿,建武仙府。”这可能是指在城隍庙后东侧的武仙寺修建期间,由于缺乏建筑材料,三官塘年久失修,烟花越来越稀,所以被简单拆除,材料被用来修建具有其他神奇力量的武仙寺。当然,谚语是否准确还没有得到证实。然而,三官塘被建、被拆、被拆已是不争的事实。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七:西门龙舟码头


民国时期,林道冲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去三观堂玩耍,发现寺庙的后墙已经裂开了。这可能是因为被拆除后重建的寺庙再次遭到破坏。1937年,城墙拆除后,三官塘不再“留在城墙旁”,变得更加孤独,很快又被拆除。后来,三官塘的河滨地区一度成为人们堆放贝壳焚烧贝壳灰的地方。


从此,三官堂成了一个没有寺庙的地名。读者朋友们还记得,在我们系列的第四篇《揭阳舞狮:冬鼓里的快乐记忆》中,揭阳南拳的第三代传人杨恒庆,于1947年在前三官塘开办了第二所武馆。当时,三官堂没有寺庙的名字。据杨恒庆的儿子说,81岁的杨喜光先生回忆说,三官塘已经变成了一个杉木堆放场,武术学校位于杉木堆放场前面的空地上。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七:西门龙舟码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三官塘旧址被建成港口办公室,后改建成揭阳一中食堂。


21世纪初,河堤外的这片土地被建成了临江南部绿色走廊的一个景观段。西门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陈创群,有一次在施工现场看到几个小石墩,从河堤下滚落下来。他说这是三观堂留下的寺门石墩,其石雕工艺与寺门石墩没有什么不同。


龙舟会三官堂


就民间信仰而言,三官堂位于北江岸边,三官中的水官神负责管理水源。因此,三官堂建成后,就成了船只祈求水上安全的庙宇。大多数沿河的龙舟队,在龙舟下水后,会来到县城西门,在三官堂停下来,上岸烧香祈祷。


程国涛、读者和朋友们还记得,他在本系列的第三篇文章《时间空改变靛蓝步行街》中谈到了他在靛蓝十字路口玩耍的童年?作为西门社区的居民,他也是“揭阳龙舟文化”和“揭义西门”公共号的编辑。他说,在历史上,县城周围的大多数龙舟队一下水就来到三关会馆,与西门的龙舟队相遇。着陆后,他们崇拜上帝,祈求保佑。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七:西门龙舟码头


根据程国涛的记忆,第一个来到三官塘的龙舟队是南江边的绵竹村。在明朝晚期,这个村子有赛龙舟的传统。下水后,绵竹龙舟从吊桥溪进入北河,停靠在三官塘岸边。他说,每艘龙舟下水后,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来到三官塘拜神祈福,为龙舟运动员安全顺利参赛祈祷。


向上帝祈祷的仪式非常庄严。工作人员把手放在水面上,保持沉默。先到龙头或坐在龙头上的人先给三位官员上香,然后把香贴在龙舟的龙颈上,然后把纸烧尽,然后把五色纸放在河里的龙头上。最后,燃放鞭炮,锣鼓喧天庆祝仪式。因此,有人把这种活动称为“纸祭”。


作为三官塘的所在地,西门龙舟组织担当了东道主的角色,热情款待了游客,最后在独立码头告别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龙舟队。


根据“揭阳龙船文化”提供的名单,历史上来三官塘烧纸祈福的周边村落有:西郊、潘再园、绵竹、苟美、后阳,以及乔林7围和王坦的5个村落(花篱内、大沙、门前、广美、胡同入口)等。南河沿岸的村庄,如德桥和普宁南溪周围的村庄,也将来到三官塘参加祝福仪式。


龙舟码头成为新景观


虽然三官堂已经消失,但龙舟竞渡这一民间活动在榕江流域的广大乡村依然活跃,龙舟赛也成为了大众喜爱的体育项目。因此,各地的龙舟队大多仍保留着下水后在原三官塘遗址祭神祈福的习俗。因为三官堂不见了,队员们改在龙舟上给三官爷上香。


西门龙舟队是揭阳著名的龙舟队。每年,西门龙舟队都会在揭阳龙舟赛中表现出色。2013年国庆前夕,由女运动员组成的西门丰州队宣布成立。丰州有红黄两个队,这是广东省第一个丰州队。女子运动员在丰州比赛,成为揭阳、潮汕乃至广东一道美丽的新景观。


20世纪10年代初,临江南绿廊西门段建成后,西门当地的龙舟组织利用西凤桥至三官塘旧址的河岸湿地建造了西门龙舟码头,方便了世界各地的龙舟队参与民间活动。因此,这里有两个相距80米的钢结构人行梯,方便龙舟运动员在这里下水。但是,在平时没有龙舟活动的季节,为了安全起见,两个梯子放在钢锁的头上,游客和市民不得走下码头。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七:西门龙舟码头


西门龙舟码头已成为临江南绿色走廊的新景观,人们可以在这里欣赏龙舟下水仪式,近距离感受龙舟文化,领略龙舟竞渡的风采。

来源:揭阳新闻

标题:“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七:西门龙舟码头

地址:http://www.jydingliang.cn/jyxw/17011.html